第六百五十四、大鱼上钩 (第1/2页)
毕竟是新物事,实在缺乏了解。
如果没有亲自体会,哪个知道其真实效果。
不但他如此,所有之仗望着这个从来的物事,也是一脸好奇。
刘明全干脆把毛衣脱下,示意把小二把茶水拿开,然后把毛衣放在八仙桌上面。
“当然可以,各位随便摸,无妨,无妨。”他右手一指,脸上充满了笑容,示意这些人大胆摸一下。
在梅守的示意之下,蒋正率先摸一下。
“这个非常柔软,非常有弹性,感觉还非常温暖。”他后来干脆多摸几下,脸色极为惊奇。
文天祥也上前犹豫几下,望着刘明全,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学生也可以摸吗?”
“无妨,无妨。”刘明全扫视众人,右手一挥,“各位想摸就摸。”
文天祥与陆秀夫等人不禁大喜,纷纷上前轻轻抚摸,不禁赞叹:“世上竟然有如此柔软弹性的物事,关键它还感觉暖和。”
“它最大的好处你们还没有发现。”刘明全看着现场众人不停抚摸,丝毫也不介意。
陆秀夫不禁愕然,上前恭恭敬敬一礼:“刘掌柜,请问这个毛衣还有什么好处?”
“它非常贴身,感觉比裘衣好多了。”刘明全虽然语气平淡,但是无意显示出它的不凡之处。
陆秀夫仔细看了看毛衣,不敢相信:“它明明没有裘衣那么结实,好像还有一些缝隙,竟然比裘衣暖和?”
“以前在下也是这样认为,直至穿上身之后才发现它的好处,贴身。裘衣看起来确实结实,显得非常富贵,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缺陷,它根本就不贴身。”刘明全淡淡解释,“不贴身的后果是什么,想来各位也知道,就是灌风。”
“竟然如此神奇?”梅守再也忍不住,他上前摸了摸毛衣,又仔仔细细看了看。
他抚摸之后,扭头望着蒋正,忍不住问道:“子中,这是什么缘故?”
“它之所以贴身,就是因为它的形状与人体极为相似,所以才没有露出缝隙。”蒋正反复打量,恍然大悟,终于明白,不禁啧啧称奇。
说完,他还拿起毛衣,与刘明全身材比较一番。
这下,在场众人也看出来了。
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,裘衣虽然宽大,但是它与人体并不相似,因此难免要透风。
文天祥想了想,向着蒋正拱手一礼:“蒋典吏,如果裘衣也做成人体形状,岂不是更加暖和?”
“难,非常难。”蒋正摇摇头一边抚摸,一边摇摇头。
文天祥想了想,说出一个理由:“可能它会贵一些,但是如果贴身就好了。”
文天祥也是一个耕读世家,家境极好,平时过冬也是裘衣。
现在他看到毛衣形状如此,灵机一动,突然想到这个问题。
“不是成本的问题。”蒋正依然摇摇头,拿起毛衣,一边思考一边指着它说道,“裘衣能够毛衣这些细吗?如果做到这么细,它根本就无法保暖,因为它没有毛衣这么柔软有弹性,无法织在一起。”
文天祥听到这里,不禁大失所望,只得断了这个心思。
他大失所望,但是有人充满希望。
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小吏肖化东。
“敢问刘掌柜,这个毛衣,原料是什么,难道是与毛有关?”肖化东想了想,心里灵光突现,向着刘明全请教。
“汝果然有心思,会动脑筋,”刘明全欣喜打量肖化东一眼,口里称赞不已,“它确实由毛纺织而成,它就是羊毛。”
肖化东感觉不可思议:“羊毛,那么毛衣为何不是黑色,而是白色,难道赵家庄用一种染料,把黑色染成白色不成?”
“这个汝想错了,它不是用山羊毛织成,而是用绵羊毛织成的。”刘明全哈哈大笑,感觉肖化东既聪明,还可爱。
听到刘明全哈哈大笑,肖化东有些不好意思。
“奇怪,真是奇怪。”他又闻了闻,感觉不可思议:“羊毛的膻味极重,为何这个毛衣竟然没有膻味?”
其实这个毛衣也有味道,乃是刘明全的汗味,他自然不好说出这个味道。“羊毛当然有膻味,”刘明全先是点头,接着话题一转,“不过小圣人发明了一种物事,可以在制作过程消除这个膻味。”
“毛衣太完美了,不知价格如何?”肖化东感觉自己心差点跳了出来,忍不住说道。
不但他如此,所有之人一起望着刘明全。
“它的价格是一两银子。”刘明全淡淡说道,给出答案。
肖化东不禁惊呼一声:“什么,这个物事要一两银子?太昂贵了吧。”
“昂贵,它有裘衣昂贵?它仅仅只有裘衣一成而已,而且比裘衣还要暖和。”刘明全淡淡回答。
肖化东不好意思,说出理由:“可是它的原料用羊毛,那么物事一直当废物扔掉。”
“那是以前,从现在起它就值钱,而且以后羊毛很快就要涨价。”刘明全一边分析,一边耐心说道,“从羊毛变成毛衣,难道不要成本,小圣人还要依靠它养活五万流民。”
“这个能够养活五万流民?”肖化东觉得难以理解,“听说这五万流民,绝大部分是老人妇襦童子,如何养活?”
“这五万流民来到西县,几乎是身无分文。”刘明全郑重地说道,“小圣人不但要给他们活路,要给他们有住宿、有衣穿、能够吃得饱,还要保证那么童子每个能够上学读书。钱从哪里来,就从毛衣得来。”
“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这个已经不是小康,而是大同。”梅守听到这里,不禁出口插话,赞同不已,“西县难道要做到大同吗?”
“然也,大同一直是小圣人的追求目标,目前已经基本上在金堂县、昌元县等地实现了。小圣人当然在西县也是这样想的,可是胡人突然送来五万老弱病残,于是想出这个法子出来。”刘明全语气虽然平淡,但是其自豪之感人人都能够听得出来。
听到此话,所有之人,包括梅守都郑重向着西县一礼。
大同是什么,乃是每个读书人毕生奋斗目标。
可是大同太难了,大宋以前做了许多努力,最多也是达到部分达到小康而已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